燃气软管 家中危险的最后两米——摘自成都商报
发布时间:07/18/2012 浏览次数:431次 信息来源:
2012年7月18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
入夏以来,成都已发生数起室内燃气泄漏爆炸伤人事故 记者调查发现,除了不规范用气导致事故外,天然气输送最后两米软管成厨房用气安全盲区 燃气软管存在生产门槛低、安装售后不规范、事故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 一个现象 软管超期服役 居民自己换 上周六,记者走访双林路和双庆路的2个老小区发现,天然气软管超期使用、软管更换随意的情况普遍存在。家用天然气软管应多久更换一次?燃气公司的回答是:两年。但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7户家庭中,有11户家庭表示家中软管使用了3年以上。陈先生有两套房子,两处厨房的软管,“一个用了3年,一个用了7年,没啥问题,换它做啥?” “买来好便宜,不敢用太长时间。”祥和里社区2号院的唐大爷告诉记者,家里每年都会换一次软管,“都在院门口的五金杂货铺买,3块钱一米。”唐大爷表示,每年都是自己换软管,“弄两个铁箍箍两头箍起,好简单。” 祥和里社区2号院附近的一家五金杂货铺,店主出示了两种管子,一种是内置线的透明软管,一种是管壁较厚的橘色胶管,前者每米3元,后者贵2块钱。店主称,自己的家人可以上门安装,记者询问是否经过专门培训,店主笑道,“咋可能嘛,如果要专业的,你去找燃气公司,上门就要几十块钱。” 一个数据 每天都有几起“软管”事故 成都市燃气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抢险班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每天他们都会接到几起由于软管问题引起的燃气事故报告。其中,老鼠咬破软管占90%以上。其他软管问题还包括软胶管松动、老化穿孔等。 事实上,软管一旦老化、龟裂,就会发生燃气泄漏。大部分居民家中的软管为塑料材质,易受外界环境影响,一不留心,细细的软管就会成为家中的“隐形地雷”。记者调查发现,相对于燃气接入管道和燃气器具受到的重视,处于输气末端、居民厨房内的“最后两米”软管却存在生产门槛低、安装售后不规范、事故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。 记者调查 市场庞杂安装混乱 燃气软管安全谁负责 批发市场: 软管售出后大都不包换 在五块石厨卫家电市场,记者走访了5家商铺,在软管和塑料包装外均未标注生产厂家、产品材质成分、质检合格证等。5家商铺中,只有1家保证管子在一年内出现质量问题包换,其他都明确表示“不可能更换”。 软管厂商: 出厂前自行检测 不负责售后 原成都燃气公司高级工程师元勇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家用燃气软管没有国家标准,但有行业标准,“产品出厂时由厂家自己检验。” 针对天然气软管的售后问题, 一位自称从事软管生产20余年的成都本地橡塑制品厂负责人侯某说,“这个我们管不了,出厂前有检测,出厂后出现问题,难以界定责任。” 灶具公司: 不生产软管 出事故不负责 记者走访了几家灶具公司的门店,工作人员均表示,灶具的配件不包括软管,用户需自行购买或委托购买。 双林路一家专卖前锋燃具门店的老板称,前锋燃具不生产软管,用户需自己购买,门店老板可免费帮其安装。但对于安装后出现的松脱、老化和鼠咬问题,门店不承担责任。出了事故,燃具公司不会负责。华帝燃具全国客服中心方面表示,对于非华帝燃具购买的软管,客服人员安装后产生的问题,华帝燃具不负责。 燃气公司: 只有检测告知义务 不负责更换 记者在成都市燃气公司官网看到,针对燃气连接软管的使用,燃气公司提醒道:“由于橡胶软管长时间使用后会老化、龟裂,发生燃气泄漏,造成事故,软管应每两年更换一次。”但同时燃气公司客服人员对记者明确表示,燃气公司仅有定期上门检测用气安全和告知的义务,不负责更换软管。居民在安装软管时可以选择燃气公司、灶具公司等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。燃气公司上门服务费16元一次,还要收取管道费用。 软管是否属燃气器具 燃气管理条例未明确规定 根据《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例》相关规定,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的安装须由燃气经营企业或有资质的单位安装。软管是否属于燃气设施或燃气器具呢?记者在条例附则对有关用语做出的解释中看到,单从字面来看,燃气软管并未归入这一范畴 |
下一条:云康园关于雨季防滑的温馨提示